• 旧版回顾
  • EN
  •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粤东在线】淑德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 产品设计毕业展跨学科分享沙龙

2022-05-24 15:18

2022年5月16日至5月20日,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2022届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毕业作品展“自然的启示”在淑德书院一楼水畔书屋开展。借此契机,为增强不同学科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多学科、多视角的辩证思维促进学术发展,淑德书院与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于5月18日晚联合开展了产品设计跨学科分享沙龙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了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多个学院的教师,包括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丁智擘副院长、医学院创新创业中心欧少闽、工学院张翠娜、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刘学斌。汕头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金发拉比副董事长汤典勤,汕头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陈庆宣和理事庄学勤、中国航空汕头实业公司洪少霖、优秀校友黄诗表等行业代表和资深设计师也莅临本次沙龙。此外,约有30名汕大师生报名参与。

活动由长江工业设计中心科研总监康富贵主持,五位产品设计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者依次分享其设计作品,随后长江工业设计中心执行主任、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主任李昊宇老师对五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嘉宾们与学生从跨学科的角度共同探讨设计的新维度和新方向。跨学科的融合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设计师们带来了创新思考,不同学科知识和行业经验在这里碰撞出精彩纷呈的火花。

在“自然的启示”这一主题下,五位设计者的作品有可与用户产生互动的家居用品《随形置物》、儿童教育玩具《自然观察室》和《FlyBot——STEAM编程类航空科普玩具》、反思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而设计出的《“末日机械生物”模型套件》,还有以后疫情时代为背景的《与花随行》箱包设计。

李昊宇老师指出,今天的设计已不再以“使用”为第一目标,而是更多注重与使用者的趣味性互动和提高使用者的成就感。做雅俗共赏的设计、大家都看懂的设计,也是长江工业设计中心的目标。对于两个玩具设计,他表示,玩具的设计不仅要在视觉上潜移默化地帮助儿童提高审美和艺术品味,还要解决娱乐性的问题,又要具有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他称赞了“末日机械生物”模型套件的精细程度,认为这一作品极具收藏价值。对于“与花随行”箱包设计,他指出设计师在寻找一种“闷骚型”的后疫情时代沟通方式。

五位优秀设计者分享结束后,汤典勤会长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汤会长对他们说道,“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是代表过去的,你们是代表未来的,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把未来交给你们,这是一种责任。”随后,嘉宾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就设计作品及跨学科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颁奖环节

嘉宾与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交流讨论

工学院张翠娜副教授长期从事建筑领域相关研究,特别是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更新,她表示,产品设计和建筑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设计者的分享让她十分有感触。《与花随行》给她带来了许多思考。“一方面,除了与花同行,是不是还能与水果同行?另一方面,建筑的植物景观作为一种装饰,是不是也可以设计为能被吃掉呢?比如把传统的植物景观换成可食用的蔬菜,就可以缓解像上海封闭期间的蔬菜紧缺问题。”

汤会长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创新的重要性,并从商业的角度做出评价。“未来是数据化智能化的时代。数据化就是把海量的信息收集起来,分析、提取、找出规律。如果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活在规律之中、逻辑之中,那么最终会是电脑、机器人统治世界。而创新就是去想别人没有的、反规律的。在做原创设计时,也要重视组合创新。”汤会长称赞了FlyBot航空科普玩具的设计,认为这一作品有商业性质。作为企业家,他强调做设计一定要有商品意识,“在做设计的同时,考虑到设计的东西商业性强不强,这是非常难得的。工业设计是要走进千家万户的,是要用得上的。对于企业来说,生产一件商品存在很大风险,原材料、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一个环节做不好就会亏损。所以,设计师的商品意识非常重要。”

汤典勤会长发言

这一观点与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理念“心手合一,学用并举”不谋而合。在“用”上面,李昊宇老师也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能力、注重设计的落地性。针对疫情影响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他提出明年毕业作品的第一名可以鼓励进行自主创业。汤会长指出,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学生要提高自身能力并增强竞争意识,“只要你是人才,你根本不用考虑就业的问题,做企业的时刻都在关注人才。”他提到了《自然观察室》中食物链的设计,“目前国际形势复杂,乌克兰战争、中美冲突等等都体现了食物链的逻辑,现在的孩子社会竞争意识很弱,食物链设计可以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除了玩具的形式以外,还可以往教材的方向发展,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这意义非凡。”

李昊宇老师发言

丁智擘老师从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传播的专业角度给出建议,“年轻设计师可以选择网络平台推广自己的产品,达到一定粉丝量后,通过众筹的方式去生产。在网络运营方面可以选择新媒体的同学合作,形成跨学科交流,共同完成作品的推广。”

“年轻人如果只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很难有创新。”医学院创新创业中心的欧少闽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欧老师本人也有从计算机跨界到医学的特别经历,他很认同组合创新和跨学科交流的观点,认为创新需要与不同学科产生碰撞,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想象力,科技的第一步就在于想象。

“跨学科”的特性本就是产品设计学科的基因,也是大多高校中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李昊宇老师认为,把设计搞活,需要几个行业的配合。第一个是金融,设计和金融的共同点就是增加附加值。第二个是传媒,传媒和设计就是围绕着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价值。最后一个是原理、底层逻辑以及知识原理。李昊宇老师于2012年提出的“2变3创新理论”便是以培养具备哲科思维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使人才通过“工科+商科+设计+人文”多学科知识的学习,认知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从而开拓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实践。

编辑 | 张倩 曾玲儿

图片 | CIDC

来源:长江工业设计中心

https://page.om.qq.com/page/OfLrE6NoogpoVztNqPrUOCLg0?ADTAG=tgi.wx.share.message

上一条:【南方+】汕大学子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自创红色剧本让党史“活”起来 下一条:【特区青年报】用多语言讲好中国故事——金沙电子游戏官方入口第一届多语言文化季成功举办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